为什么称女人眼含“秋波”、“秋水”,而不是“眼含春水”?

为什么称女人眼含“秋波”、“秋水”,而不是“眼含春水”?

“秋波”“秋水”早已经称为我们语言的一个符码,常用来形容女人眼睛。既然是符码,就必然有出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秋波”“秋水”的来历“秋波”“秋水”都是指秋天的水,经常用来比喻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提到“秋水”,我们自然会想到《庄子·秋水》,但是这篇文章和女人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天龙八部》中王语嫣的外祖母李秋水的名字就出自这里。

“秋水”第一次被用来衬托女人的美,我认为是南北朝诗人沈约的《携手曲》中“斜簪映秋水,开镜比春妆”,这是描写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美,然而这和眼睛无关。

《天龙八部》之李秋水

“秋水”和女人眼睛有关,最早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筝》中“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我一直认为《甄嬛传》中皇后的侍女剪秋的名字就出自这里。后来晚唐诗人李贺的《唐儿歌》化用了这句诗,有“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之句。唐末大才子韦庄的《秦妇吟》也化用了这句诗,有“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的句子,韦庄因为《秦妇吟》得享大名,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那么“秋水”呢?“秋波”用来比喻眼睛,最早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观音大士神歌赞》中“红纤十指疑酥腻,青莲两目秋波细”,张碧的《鸿沟》中有“吴娃捧酒横秋波,霜天月照空城垒”,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天津西望》也中有“天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

弹筝

可见,在唐诗中,用“秋波”“秋水”形容女人的眼睛已经是很成熟的用法了。

“秋波”“秋水”的不同从意象上来说,“秋波”“秋水”没有本质的不同,可是问什么有时候用“秋波”,有时候用“秋水”呢?我认为是出于平仄、押韵的考虑,这在格律诗中显然很重要。比如白居易的《筝》是五言排律,显然不能用“秋波”代替“秋水”。

“春水”也可以形容女人的眼睛“春水”在古诗文中多用来表示春天的河水、湖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也可以形容女人的眼睛,只是比较少,比如唐人崔珏的《有赠》中有“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的句子。

综上所述,“秋波”“秋水”“春水”形容女人眼睛都是有出处的。

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点赞、留言,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相关推荐

《H1Z1》最全合成表图文一览
365beat中文网

《H1Z1》最全合成表图文一览

📅 08-07 👁️ 5257
中国U23棒球队实现突破
盒子365靠谱吗

中国U23棒球队实现突破

📅 07-13 👁️ 2215
多少mb等于1g?手机内存mb和gb怎么换算?手机内存MB和GB的换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