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巨头看国产替代:拆解LG化学的架构与产品布局

从海外巨头看国产替代:拆解LG化学的架构与产品布局

2024年第二季度,LG化学销售额为89.26万亿美元,营业利润为2.95亿美元。与前一季度相比,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增加了5.9%和53.4%。其中,石油化学与尖端材料的销售额分别为36.04亿美元、12.54亿美元,营业利润分别为0.23亿美元、1.23亿美元。

从营收和利润结构看,尖端材料营收利润占总利润的41.9%,贡献居第二位,而石油化学产品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业绩波动很大程度上与韩国及全球的经济走势相关,其作为LG化学的基础,使得集团在整体利润表现上同样呈现出较大的周期性波动特点。

来源:公司公告

作为全球性材料企业,目前LG化学在韩国本土拥有3个研发中心,12个生产工厂,在海外则设立3间分公司,20个生产法人、4个研发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大型跨国企业。

来源:公司公告

来源:公司公告

从2019年开始,LG化学的事业结构进行重组,从原先的负责主力产品石油化学的基础材料事业本部和负责偏光板和显示用膜的信息电子材料事业本部,负责生物领域的生命科学事业本部,以及负责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的电池事业本部和1个单独材料部门,变更为石油化学、尖端材料、生命科学三大板块。显示用材料被囊括在石油化学和尖端材料中。

来源:公司公告

· 尖端材料

高端材料业务领域将积极推动新材料业务的发展,包括以正极材料为代表的电池材料、具有高增长潜力的OLED材料,以及用于汽车行业的材料等。

该板块下设电子材料业务部,主要产品应用于IT设备的OLED用发光材料、半导体封装材料等核心材料,加速推进E-Mobility电子薄膜和粘合剂业务的发展。在公司事业板块重组前,LG化学对旗下的信息电子材料进行了整编,出售OCA膜事业部、偏光片部分业务及LCD玻璃基板业务等动作,一方面是受到中国国内LCD行业低成本规模优势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是公司转向OLED、新能源材料的集中战略抉择。

具体动态如下:

-杉杉股份收购了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

-雅克科技通过子公司斯洋国际有限公司收购LG化学下属位于忠清北道清州的彩色光刻胶事业部的部分经营性资产;

-中国投资公司正中集团收购LG化学OCA光学胶事业部。

-LG化学收购电池正极材料企业GSEM;

-LG化学收购LG电子隔膜业务;

-LG化学与日本东丽在匈牙利成立隔膜合资公司;

-LG化学成立正极材料合资LG-HY BCM。

-LG化学成功研发P型掺杂剂,已开始为“串联OLED”IT OLED面板供应;

-LG化学打破日本味之素垄断,开发出FC--BGA核心材料ABF膜。

从近五年LG化学的产业动态看,企业在剥离LCD业务的同时推动OLED材料、半导体封装与电池原材料的精细化发展。未来也会继续摸索探寻工程材料、车载显示器材料等新增长点的发展机会。

来源:势银膜链整理

· 石油化学

石油化学业务领域以卫生用品、可持续环保材料等朝阳领域为中心,积极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的扩大、基础原料的内部化和全球市场项目的拓展。

在高性能树脂方面,LG化学于1993年在全球首次研发并销售耐HCFC树脂,并在2008年首次开发投产高附加值合成树脂弹性橡胶。同时,LG 化学收购Kolon SAP项目,并于2014年在丽水扩建8万吨SAP生产装置,对公司的生产规模以及产业链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树脂、丙烯酸酯、橡胶等产品是显示领域的关键原料,诸如OCA光学胶、光刻胶都需要经过精细的原料配比。国内企业在生产显示用先进功能材料时,受到的首要挑战便是原料的高度依赖性。

来源:势银膜链整理

来源:公司公告

·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业务领域目前主要致力于“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和“免疫·抗癌”领域新药的靶标选定,进行新药开发。

LG化学经历了从石油到化学品的垂直产业链整合,同时横向延伸,研发并生产各种精细化学品,在LG化学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成为LG集团板块的关键一环。

基于此,势银(TrendBank)将于2024年12月11日-1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势银(第五届)新型显示技术及供应链产业年会暨先进功能材料&装备产业大会。

来源:势银膜链

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什么是外汇期货,目前国际上参与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货币有哪些?
橇怎么读
彩票365

橇怎么读

📅 07-03 👁️ 2388
赵本山十大弟子排名:文松、杨树林勉强上榜,小沈阳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