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成功后,再按照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方法治疗,但此时定位 𬌗垫治疗最好24小时不间断佩戴,治疗的时间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之后再逐渐去掉 𬌗垫,以维持疗效。也可以在病情许可情况下,手法复位成功后直接戴定位 𬌗垫治疗,这时有出现治疗失败的情况,就是病情又回到不可复性盘前移位,需要重新治疗,这种情况要和患者提前沟通好,这都是正常的。若最后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盘突关系(这常常需要通过核磁共振来证实),症状也就完全消失了。当然,最后只是稳定地恢复到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状态,也可以明显改善功能,缓解症状,治疗也是成功的。
在垫特别是定位 𬌗垫治疗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牙齿疼痛、特别是前牙疼痛,甚至松动,这是由于在 𬌗垫治疗的过程中受力过大,这时必须立即停止 𬌗治疗;还有就是 𬌗垫治疗时若症状加重,即再次“卡上”,也应该立即停止 𬌗垫治疗,先自己活动开,恢复为可复性盘前移位,若不行,就需及时复诊,再进行手法复位。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手术治疗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如果保守治疗不成功,或通过磁共振判断保守治疗很困难,就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就是在关节镜下进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手术,创伤较小。微创手术一般选择关节盘的形态和大小较好的患者,因为创伤小,切口不明显,比较受青少年患者欢迎。但该手术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很高,能开展的单位很少。开放手术需要翻瓣暴露关节腔,充分松解关节盘前附着,将关节盘复位至盘体后带与升支后缘平齐的位置,即适当矫枉过正的位置,并用缝线缝合固定;因此创伤较大,但治疗效果更为确切。虽然开放手术创伤较大,但是切口也很隐蔽,不会造成很明显的切口瘢痕而影响容貌。由于开放手术切开了关节腔,导致术后容易出现关节粘连,因此术后应该尽早进行张口锻炼以恢复关节的功能。
手术前,关节盘前移位阻挡了关节头的向前张口运动,闭口咀嚼食物时关节头又施压到关节盘后方的双板区,该区容易发生滑膜炎,因而患者会有张口困难或进食疼痛、咀嚼较硬食物时疼痛等症状。手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关节疼痛的症状、恢复张口及咀嚼食物的功能;以及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髁突吸收引起下颌偏斜或后缩等面容改变,前牙开 𬌗等功能障碍。若要获得上述的手术效果,有效地复位关节盘是前提;而且,若不能有效复位盘体,术后张口困难反而会更重。因此术后要尽早复查核磁共振,若复位不到位,且疼痛及张口受限的症状明显,应积极再次手术调整位置。但即使复位到位了,手术也并非使患者完全恢复到正常的关节结构,关节盘复位缝合固定后会有过长的双板区挤压在外耳道前方;因而,有些患者会有耳闷、耳鸣、听力降低。一般手术后让患者戴用稳定性 𬌗垫,这些症状一般会慢慢减轻乃至消失。有些患者因为拖延时间过长,就诊时已经有髁突吸收、骨关节病,关节盘变短小或穿孔,而且关节盘的双板区会明显拉长,这时手术相对较困难,而且效果相对也会较差。
因此,无论是手术的效果还是减轻术后并发症,都是病史越短,就诊时间越早,关节盘前移程度越轻、盘体变形越少,关节盘双板区拉长越轻,手术效果越好(图2~图3)。
图2 关节盘复位术后闭口、张口位
图3 关节盘手术复位治疗前后(张口位)的磁共振
综上所述,关节盘前移位,一般诊治越早效果越好。可复性盘前移位,早期阶段可通过 𬌗垫治疗有效复位;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早期可以先采用创伤较小的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失败者或不适合手法复位的早期患者的盘体形态大小、质地较好者,手术复位效果好。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浅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简介
乔永明副主任医师
乔永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暨 𬌗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唇腭裂专委会委员,河南省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暨 𬌗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委,省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省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省康复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分会常务委员。1994年大学本科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口腔系;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擅长口腔颌面部感染、外伤骨折、良恶性肿瘤、牙颌面畸形的诊治,尤擅长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治、颌面部疾病的微创手术。共发表论文20余篇,近年来承担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课题各1项,获厅级科技成果奖两项。
第338期06~07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本期编辑:CMT小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